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我是“LEAN不清”,关于精益我有问题!
我是“精益小帮帮”,精益问题我来帮!
三不原则在上篇内建质量的概要介绍中进行了一定的介绍,但是作为内建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实施原则,还是有必要花上一篇来进行重点介绍,也凸显其在体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。
三不原则:不接受不良、不制造不良、不传递不良。
这一原则就是对内建质量体系中的第一个原则:立刻停止,保护客户,在生产运营中的切实体现,有效的实践。
三不中的“不”就是停止、而不接受、不制造、不传递就是保护客户最有效的控制手段,第一原则只是强调了我们要有这个意识,而三不原则则是告诉你要怎么去做。
而为了进一步将三不原则落实到日常运营中去,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实施要点:
1
全员参与,不仅仅只是生产员工需要参与,设计、支持等部门人员也需要参与
在众多的生产制造及服务环节中,如果只是一个点上在实施三不原则,那还是无法保证质量缺陷能不流到客户那,另外如果在设计源头上就有质量缺陷,或者支持部门提供的物料或服务也有质量问题,那么又怎么能保证质量问题不会流出呢?例如设计、生产都是对的产品,但是物流却发错地址,这还是质量问题,客户还是会不住抱怨!因此三不原则是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行为,也只有全员参与了才真的能发挥层层监督,确保不会流出。
2
识别出自己的上下环节,明确自己质量管理范围
在落实三不原则中,需要明确自己在整个流程中的位置,有了这一定位后,才能准确的向上和向下找到自己的上一道和下一道的工序,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出,针对上一道,自己需要关注什么接收确认点,针对下一道,自己需要从哪些点入手进行放行确认,而对于自己负责的制造环节,也需要明确质量控制点,而这些就是基于自己在整个流程中的定位及质量管理范围而来,并不是要你负责对整个产品再进行一次全检,这个可能因为你在流程中的位置就决定了无法实现,当然也是不经济的做法。通过明确上下环节,明确分解给本环节负责的确认点,才会让质量得到高效的管控。
3
树立和强化员工的主人翁责任以及下道工序是客户的意识
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通过培训以及相关的文化意识活动,逐渐将这两个意识灌输到员工端,并真正让他们接受,因为只有让员工真的把工厂或公司当成自己的,把下道工序看作是自己客户,那么自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才能出来,有了意识才会在行为上体现。否则员工只会认为质量是质量部门的事,跟自己没关系。而且当下道工序提出质量问题后,也会认为是下道工序在找茬,造成对立,而且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担忧,而不会向上道工序提出质量问题。这样不利于三不原则的推广。而为了建立和培养这两个意识,可以通过邀请员工参与客户问题沟通,组织上下游员工交流,以及切身去感受质量问题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等活动开展。
4
通过流程及环节设计上进行保证
主人翁责任意识只是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支撑,而为了更好的落实三不原则,还是需要在流程和环节设计上进行着手,在正式运营的初期就通过流程图、PFMEA等质量工具的应用,识别出每个环节的输入、输出以及本环节控制点,按照三不原则进行规划,从客观上进行支撑,例如来料检验要求以及相应的指导书或工装夹具,本道工序的标准作业指导书以及防错工装的应用,放行检验的要求及检具的应用等。
三不原则作为内建质量体系中的基础原则之一,给我们很好地展示了质量体系管理的思路和方法!
X 关闭